第三十五章 大火_民国江湖二十年
笔趣阁 > 民国江湖二十年 > 第三十五章 大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五章 大火

  第99章大火

  奉天城西,商埠地与城郊的交界处――宝国火柴厂。

  说是厂房,其实面积并不大。

  从外面看上去,小小的院子里,不过两趟房:一间安置两台从小东洋进口的生产设备;一间储存着诸如黄磷等化学用品,当然也来源于进口。

  后院里堆放着不少大腿粗细的木料,前院还有两间散房,供巡夜的更夫居住。

  但今晚却空无一人。

  黑暗中,两个人影正在忙忙叨叨地归拢着各种易燃物品。

  忙活了小半天,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停了下来,一边大口地喘着粗气,一边龇牙咧嘴地捶了捶腰。

  “江老弟,差不多了吧?”

  “咔哒!”

  江小道打开怀表,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,看了看时间。

  “差不多了。”

  说罢,他便从兜里掏出一盒宝国火柴的样品。

  粗糙的纸壳上,写着“品质精良,安全可靠”的字样。

  身旁的中年人见状,也立即从兜里摸出一根洋蜡,递了过去。

  江小道“滋啦”一声,划着洋火,点燃蜡烛,朝着眼前的那堆易燃物轻轻地撇了过去。

  随后,他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,等到火苗完全窜起来以后,这才冲着身边的中年人点了点头,说:“走吧!”

  两人不紧不慢地走出厂房,穿过马路,又在对面的暗巷里隐匿起来,彼此心照不宣地等待着火势扩大。

  “江老弟,想不到辽阳一别,这么多年了,你还记得我。”中年人笑呵呵地说。

  “这有啥想不到的?”江小道扭过脸,上下打量了一通对方那颗毛发稀疏的脑袋,反问道,“你这模样,很难记住吗?”

  打人不打脸,骂人不揭短。

  张九爷被噎了一句,顿时面露尴尬,这要是放在以前,他肯定当场翻脸,无奈他已经不在辽阳,而是身在奉天,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,便只好干笑两声,赶紧岔开话题,但也不忘反唇相讥。

  “江老弟,当年在辽阳,你还是个黑瘦黑瘦的小屁孩儿,结果来到奉天,几年的功夫,就靠着‘海老’的名声,混得有模有样了!果然是,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啊!”

  明夸暗贬,阴阳怪气。

  可江小道却无所谓,他本来也无意取笑张九爷的“没毛病”,只是管不住鼻子下面这张嘴,本能地就爱接茬抬杠埋汰人,这么多年以来,除了七叔宫保南,他在嘴仗这方面的战绩,还从未遇到过像样的对手。

  “张九爷,我也没想到,这原本辽阳荣家的瓢把子,来到奉天以后,也只能拜周云甫的码头,给别人当上小弟了。”

  “此一时,彼一时,能屈能伸,才是大丈夫啊!”

  张九爷在辽阳的时候,曾经在长风镖局一案中出过力,来到奉天以后,自然先去拜了周云甫。

  不过,江小道有一点却说得不对。

  张九爷这样的老江湖,也是有蔓儿的人物,当然不可能从小弟干起。

  事实上,周云甫是担心外甥难堪重用,因此开始寻摸些在奉天根基不深的老合,帮忙扶持一下韩策。

  宝国火柴厂里,开始冒出滚滚浓烟。

  各式各样的化学用品,一经燃烧,立时传来一阵阵刺鼻的气味儿。

  据说,白宝臣的这家火柴厂是中日合资,其实完全是扯淡。

  白家这几年之所以能迅速崛起,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在于他们实质上给小东洋当了买办,利用着种种特权,才把家族生意做大。

  可纺织厂也好,火柴厂也罢,说是合资,其实鬼子只是挂了个名,就占去了一半股权,整间厂房,几乎全都是白宝臣独自出资――这老登不觉得亏,因为这样一来,的确不会再有官府的人过来敲竹杠。

  只是,白宝臣万万没想到,眼瞅着火柴厂行将开张,结果就这样胎死腹中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